里山倡議

近期(連結一連結二)在讀有關濕地的生態知識。我在想,人類其實可以如何利用濕地之餘,又可以讓生態系統和多樣性得以維持,甚至可以因人類活動而得益。

我留意到日本環境省和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發起了「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正正就以此為目標,利用當地的地境,人類開發以得到水源、食物和資源之外,亦孕育了獨特的文化、鄰里關係,甚至令生物多樣性能有所提升。

有關里山倡議,節錄自 這裡
「里山(Satoyama)」是指住家、村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等混和地景。這類多樣化的環境,因為當地居民的合理運用,不僅提供了村落所需的糧食、水源與生活物資,涵養在地文化,增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並達到環境永續利用的目標,是公認的永續型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里山」一詞雖源自日本,但全球各地皆有以里山基本原則管理的永續案例。因此,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 IAS)與日本環境省發起了「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s)」,希望透過整理全球各地現存的里山案例,提倡里山環境管理模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願景。

其實「里山」的重點不僅是鑲嵌的混和地景,更重要的,是管理「里山」背後的精神以及其所欲達成的目標。因此,在「里山倡議」中也提出了里山倡議的概念架構:三摺法與五個關鍵觀點,並以「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存」為目標。

三摺法(Three Fold Approach):
1. 集中所有能確保生態服務與價值的智慧;
2. 整合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
3. 開創新的公共財/新型態的共同管理機制。

五個關鍵觀點(5 key perspectives):
1. 在環境承載量與環境恢復能力限度內使用資源;
2. 循環使用自然資源;
3. 認可在地傳統與文化的價值與重要性;
4. 透過多方參與及合作夥伴管理自然資源;
5. 對在地的社會經濟做出貢獻。

此一概念架構的優點,在於沒有硬性規定作法,但是提供了基本精神原則,也因此可以因應國家、環境之不同,採取適當的方法來建構自己的里山生活管理模式。目前在「里山倡議」的網站上也整理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里山管理案例。

另外,以下這段文字亦介紹了里山倡議,節錄自 這裡,作者為趙榮台:
在日本政府的強力鼓動下,2010 年十月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屆締約方大會 (COP10) 在會議的最後一天通過了里山倡議 (Satoyama Initiative)。這項決議固然是政治談判的結果,但也宣示「里山倡議」是一個能使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雙贏的有效工具,值得全球的政府深入瞭解與實踐。「里山」究竟是甚麼呢?它和生物多樣性有何關聯呢?

在日本,里山 (Satoyama) 指的是環繞在村落 (里(Sato)) 週圍的山、林和草原 (山(yama)) ,也就是位於高山 (日文為「奧山」, Okuyama) 和平原(日文為「里地」,Satochi) 之間,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 (landscape)。根據此一定義,一個以水稻田為主的里山地景 (Satoyama landscape) 也包括了鑲嵌的混合林、水稻田、乾涸的稻田、草生地、溪流、池塘和灌溉用蓄水池等多種地景,因此里山除了農業生產外,還可提供動植物多樣化的棲地。例如谷津水稻田 (Yatsu rice paddy) 是位於偏遠鄉村的峽谷水稻田,田邊有斜坡,坡上有短草,草坡之上為森林,森林有水源涵養的功能。但是森林的遮蔭效應會影響水稻生長,因此靠近水田的邊坡不能有森林,必須改變成草地,而且草還不能長得太高。所以當地農夫每年要除草三次,以免草長得太高,產生同樣的遮光效應,影響水稻生長。這樣的作業方式原本是為了生產水稻,卻意外開創了多樣的棲地,使得整個系統既有森林邊緣 (forest edge) 的物種、草甸 (meadow) 的物種,也有濕地 (wetland) 的物種,因而達成水稻生產與生物多樣性保育雙贏的局面。

里山倡議是由日本環境廳與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UNU-IAS) 聯手啟動的。里山倡議主張促進符合生物多樣性基本原則 (例如生態系做法) 的活動,它的願景在於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按照自然過程 (natural processes) 來維持、開發社會經濟活動(包括農業與林業),亦即塑建一個人類與自然的正面關係。透過永續的自然資源管理和使用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妥善維持,讓現今以及未來的人類都可以穩定地享受各種從自然中獲得的惠益。里山倡議也主張從社會和科學的角度,重新檢討人類和自然的關係應該如何作用,因此里山也自稱為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SEPL)。

里山地景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版本和稱謂,它在菲律賓稱為 muyong,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稱為 kebun,在韓國稱為 mauel,在西班牙稱為 dehesa,在法國則稱為terroir。雖然這類的地景的實際組成會因各地特殊的氣候、地理、文化和社會經濟條件而有些許差異,然而就永續性而言,其重要性卻無分軒輊。「里山倡議」當然也可以稱為「muyong 倡議」或「terroir 倡議」,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世界通用的名詞來表示這一類的地景,而日本是第一個探討此類地景的國家,因此《生物多樣性公約》採用日本的「里山 (Satoyama)」來代表這些既關照社會、環境,又兼顧生產的地景。

里山倡議的做法
里山倡議的構想是採用所謂的三摺法 (a three-fold approach) 來維持或重建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三摺法之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的摺紙文化,它暗示同一張紙的三個面向,亦即:
一、集中所有能夠確保多樣生態系服務與價值的智慧 (wisdom);
二、整合傳統的生態學知識與現代科學,以促進創新 (innovations);
三、探究新形式的共同管理系統 (co-management systems),或演變中的「公共財」(commons) 架構,同時尊重傳統的社區公有土地使用權 (communal land tenure)。

三摺法的特色之一在於深刻瞭解一個能夠提升人類福祉的多元生態系的服務和價值,以及集中能確保這些服務的智慧。另一個關鍵議題則是如何發揮傳統知識和現代科學的協力作用以促進創新的生產與管理體系。至於探討新形式的共同管理系統或演變中的「公共財」架構,也是十分重要的過程。「公共財」架構不只包括地主和當地居民,而且包括得利於生態系服務的各種利益團體,必要時還要尊重傳統的社區公有土地使用權。里山的倡導者認為這種新的社會機制有助於維持、重建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

那麼,要如何將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落實在永續使用與自然資源管理呢?里山倡議包括了五個生態和社會經濟層面的觀點:
一、在承載量 (carrying capacity) 與環境恢復能力 (resilience of the environment) 的限度內使用資源;
二、循環使用自然資源;
三、認識在地傳統與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
四、透過各方利益關係者的參與、合作,從事自然資源和生態系服務的永續和多功能管理;
五、促成永續的社會經濟 (包括減貧(poverty reduction)、糧食安全、永續的生計 (sustainable livelihood) 和授予在地社區權力 (loc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

里山倡議的影響和行動
里山倡議希望透過重建人類和自然的和諧關係,減緩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率,保留、增進人為影響下的自然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並促進自然資源的永續使用。在執行里山的行動中,里山倡議還希望改善人類福祉,例如應用各種土地利用方式,使糧食生產與經濟收入更穩定;應用體貼環境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的生物量資源 (biomass resources) 來改善生活條件。

里山倡議更希望在未來建立里山倡議的國際夥伴關係 (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這個夥伴關係要開放給全球所有組織參加,只要這些組織願意促進並支持這種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以謀生物多樣性及人類的福祉。這些全球各地的組織包括各國政府組織、地方政府組織、原住民和地方組織、學術組織、教育機構、研究機構、工業或私人組織、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組織等。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的成員將共同合作,來蒐集、分析、摘要從案例中學到的經驗,並透過網路的資料庫傳播這些資訊;鼓勵廣泛、有效的研究,包括將結果納入政策和決策中的研究;與捐款組織共同合作,將更多的資源投注在有效執行的相關計畫上;強化那些維持或重建生態生產地景的利益關係者的能力;鼓勵、擴大利益團體的網絡,以促進資訊分享,並瞭解里山倡議的目標和行動,詳細內容可以參考里山倡議的線上學習 (連結) 以及里山倡議的官方網站 (連結)。

目前菲律賓、柬埔寨、馬拉威和美國等十幾個國家都有師法「里山」原則的計畫,透過傳統的土地利用方式,推動自然資源的永續使用。里山倡議把農業生態系的層次拉高到地景層次,並將社會、經濟、文化納入的做法,尚無前例,它承認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但又樂觀地相信人類可以與自然和諧共存,反映了更為整全 (holistic)、實際的思維和行動。

以下這段亦很有意思,節錄自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歸園田居樂自在,作者為李光中:
里山倡議的新生產模式
里山一詞源自日語「satoyama」,意指農村聚落及其周圍農業生產環境的整體地景。在2010年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中,聯合國大學和日本政府共同推動里山倡議伙伴關係網絡(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在里山倡議中,把這類由農村居民與周圍自然環境長期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馬賽克)景觀,諸如:次生林、水稻田、果園、草生地、灌溉溝渠、池塘、牧場等所構成的農業生態系統,稱為「社會─ 生態─ 生產地景」。

里山倡議的目標是透過農林漁牧等農業生產地景的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永續性。倡議推薦的生產模式是「三摺法」,包括:願景、方法及關鍵行動面向。願景是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處;方法有三︰確保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和價值、整合傳統知識和現代科技、謀求新型態的協同經營體系;關鍵行動面向則有下列五項:

資源使用須控制在環境承載量和回復力的限度內
例如東南亞菲律賓呂宋島北邊科迪勒拉(Cordilleras)山脈內的森林與坡地水稻梯田。這裡是山居少數民族 ─ 伊富高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他們在這裡開墾梯田、種植水稻。伊富高的地景是由共有的森林、私有的森林「木詠」、水稻梯田、種植蔬菜的耕地、焚林開墾的旱田、共有的草地與聚落等形成的。

伊富高人透過多樣的土地利用方式獲取民生資源,例如︰梯田耕作、焚林開墾、在木詠內栽植和採集森林產物(薪材、建材、木雕的材料、食物與藥材等),並管理木詠以促進採伐後恢復植被,這些活動有助於該區的永續發展。共有的森林坐落在接近山頂位置,為水源供應扮演重要的角色。私有森林木詠散布在下方,與水稻梯田和村落形成馬賽克鑲嵌,有助於減少地表逕流、阻止侵蝕及減少塵土,以免掩蓋下方的水田。

循環使用自然資源
例如歐洲德國拜恩州(Bayern State)的永續畜牧業。這地區的牧場把牛糞轉換成生質沼氣和液態肥。液態肥是牧草的液體肥料,生質沼氣則用來發電,產生的電力可用於照明、冷卻、冷藏和供應暖氣。這裡聞不到一般畜牧養殖的臭味,冬天積雪的時候,就收集關在棚內牛群的糞便來發電,因此農場的電力幾乎自給自足的。

認可在地傳統和文化的價值及重要性
例如大洋洲所羅門群島西部省把永續利用和管理自然資源深植在傳統的規範中。社區裡有各種保護當地生態系統,並加強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傳統行事原則,其中一例是使用稀有樹木─Gmelina moluccana─ 的原則︰當一個人知道將來需要打造一艘獨木舟的時候,必須先找一棵年輕的Gmelina moluccana,並在上面做記號好讓其他居民知道;等到要製作獨木舟時,按慣例必須先得到酋長的許可。

促進多元權益關係人的參與和合作
例如中美洲墨西哥瓦哈卡州以社區為基礎的永續林業。有別於州或國家的管理制度,Ixtlan de Juarez社區採用傳統的原住民治理制度,特別重視長者、集會及輿論共識。

這種優先考慮社區的做法有助於有效利用和管理自然資源,規範了進入林中使用森林資源、木材生產及社區參與森林保育行動的權力和義務。這社區與政府及各種不同的非政府組織(NGO)合作,例如世界自然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 WWF)就為當地的森林技術人員提供培訓的機會,並協助推廣和發展以社區為本位的生態旅遊。

貢獻在地社會的經濟成長
例如日本新潟縣(Niigata Prefecture)佐渡市(Sado City)實施環境友善農業來復育朱鷺(Crested Ibis)。在佐渡稻田裡的環境友善農耕稱作「培育生命農法」,它不只減少使用殺蟲劑和化學肥料,而且還在水田裡創造適合朱鷺的食物的生存環境。最核心的具體措施就是讓水系連通,包括在水田和水道裡設置整年都有水的截水溝來提供生物棲地、冬天在農田裡灌水來控制雜草並提供候鳥的食源、設置連接圳路和水田的魚梯來協助魚類遷徙,以及把棄耕農田復育成生態溼地等。

從2008年開始實施「培育生命農法」以來,2010年加入的農戶數達700戶,總面積達1,200公頃,是2008年的3倍。終於在2008年及2009年在實施該農法的耕地與生物棲地裡,發現野放的朱鷺來訪和覓食。

佐渡並推行名為「與朱鷺共生的鄉村」的認證制度,只要稻米生產符合一定的標準就可掛上認證標章。朱鷺在日本是具代表性的鳥類,一度完全滅絕,因此成功重新引進朱鷺的計畫引起所有日本人的關切,也接受具有認證標章的米比較高的售價。這些努力都促進對環境友善農耕的推廣,並振興逐漸衰退的農村和農業。

綠色經濟模式
里山和里地是介在都市和自然地區之間的鄉村地區。雖然里山倡議主要關注鄉村地區「社會─ 生態─ 生產地景」的保全活用,但全球和各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多會導致鄉村地區生產環境沒落,鄉村完全靠自力振興是不足的,因此里山倡議呼籲各國建立一種城鄉互惠的綠色經濟模式。

綠色經濟是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Rio + 20)的重要主題,里山倡議中的城鄉互惠綠色經濟模式,目標在建立一種能夠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活絡經濟和維護傳統文化的新經濟模式。特別著眼於營造城市與鄉村整合與互惠的社會 ─ 生態圈,以增進服務生態系統的功能與人類福祉。

里山倡議中城鄉互惠綠色經濟模式的重要方法,包括建立鄉村與城市互動關係的新商業模式、新共有制度,以及強化環境回復力。所謂新商業模式,是指從主流的單一農作模式,邁向具有附加價值的多元農作模式,也就是發展能夠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服務生態系統的功能的經濟模式。

而新共有制度,是指從主流的單一權益關係人操作的架構,邁向多元權益關係人協同經營的架構,因此需要強化權益關係人的參與並賦予協調者的重要角色。至於強化環境回復力,是指強化農業生產地景的韌性,來面對突發的天然災害以及漸進的環境變遷。

由日本 NHK 拍攝有關里山的紀錄片 《Satoyama: Japan's Secret Watergarden》(《映像詩:日本里山-神秘水花園》),當中把生物和人類的關係這樣的「里山精神」展現了出來。

Satoyama I Japan's Secret Watergarden:


Satoyama II Japan's Secret Watergarden:


另外,在 Youtube UNUChannel 亦有許多有關里山倡議的影片。

看到日本的稻田能與如此多生物互動,人們又能將房屋建在溪流旁,將溪水引入屋內,和生態環境互惠互利,的確令人羨慕。

我想,在香港以前農業仍然發達的年代,大家都「靠山吃山」,土地可以持續發展。到後來「農業工業化」,生產方式已經不再跟地境有太大關係。及後,香港農業因各種原因而式微,新一代都不接手了。能維持類似精神的,也許只有米埔的基圍、大澳、塱原和部分農場等而已。

究竟,香港能否做到「里山精神」?似乎很困難了。

香港政府最近在倡議「農業園」,好像在協助香港農業,但不知道會否將農業繼續工業化,將生產從社會、文化、土地和生境割裂開去,這對生態和傳承華南文化並不是一件好事,亦不見得是可持續發展,甚至不見得可以發展。

參考資料:
Wikipedia - Satoyama
IPSI, 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裡山塾
里山倡議
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歸園田居樂自在
農業濕地保育與 里山倡議
為什麼要談「里山倡議」?
為生物多樣性而保全里山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Youtube UNUChannel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d Study of Sustainability

本文連結